中熔电气在高速增长的背后,显露资金链紧绷的底色
bob手机版官网APP
bob手机版官网APP

新闻动态

中熔电气在高速增长的背后,显露资金链紧绷的底色
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10:23    点击次数:131

回看当年2021年,西安中熔电气以「新能源汽车电路守护神」之名冲击IPO,财报展现惊人增长曲线——2021年Q1净利润同比暴增765.89%,扣非净利更突破950%增幅。

然而穿透这份亮眼成绩单,经营性现金流诡异地以463万元赤字倒挂,库存占款激增暴露资金链紧绷底色。

2025年一季度看点

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307.5万辆,同比增长47.1%, 高增长源于新能源赛道爆发, 核心财务表现:

营收利润陡增

营收39,004万元,同比+44.98%;归母净利润6,075万元,同比+125.81%,

扣非净利润5,859万元,同比+127.19%,非经常性损益主要由政府补助(244.9万元)贡献

现金流承压

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-3,347万元,同比扩大亏损30.44%,系原材料采购及人工成本支付增加

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3,830万元,主要用于企业合并投资款支付

资产负债表扩张

总资产达24.61亿元(较年初+9.93%),负债率49.4%,借款明显增加:短期借款3.30亿(较年初+42.24%),长期借款1.62亿(较年初+40.04%)

应收账款6.75亿元(较年初+10.69%),需关注回款节奏

研发投入持续加码,研发费用3,446万元,同比+10.57%,占营收8.8%,维持创新投入强度

中熔电气受益于新能源汽车、储能、数据中心等行业的发展,熔断器市场需求快速扩张,2024年市场规模持续增长。

高压化趋势:光伏储能系统向2000V DC、风电系统向2000V AC升级,推动传统及智能熔断器需求。

智能化需求:激励熔断器和智能熔断器在电动汽车、储能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,成为新的增长点。

新兴领域:AI数据中心、具身智能(如机器人)等对电路保护器件提出轻量化、可恢复等新需求,拓宽市场空间。

2025年目标以“高压化、智能化、全球化”为核心,通过技术创新、产能扩张及国际化运营实现跨越式增长。

资金需求聚焦于产能扩张、研发投入及全球化布局,资金来源依赖内生现金流与外部融资结合,2025年一季报的应收周转率并没还改善,2024年报中提到 "销售人员绩效与回款挂钩",并通过自动化改造提升产能弹性以缩短订单执行周期。

主营业务

公该公司主要从事熔断器及相关配件的研发、生产和销售,核心产品包括:

电力熔断器:主导产品,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、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、轨道交通等领域的电路保护。

激励熔断器(高速电路开断器):渗透率持续提升,覆盖电动汽车高/低压电气系统保护。

智能熔断器(智能高速电路开断器):面向智能化、高压化需求,支持光储系统(如2000V DC)和风电系统的升级。此外,公司还开发了防雷专用后备保护熔断器,覆盖风电、光伏、储能及充电桩等领域。

盈利模式

公司专注于中高端低压电力熔断器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主要服务于以下行业:

新能源汽车(营收占比63.15%)

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(营收占比24.56%)

通信、轨道交通、工控电源等其他领域。

核心产品包括电力熔断器及配件(营收占比90.00%)、电子类熔断器和激励熔断器。通过技术创新和快速产品迭代(开发周期3-6个月),在外资品牌竞争中建立优势,驱动持续盈利。

收入来源

分行业收入:

新能源汽车:89,705万元(占比63.15%)

新能源风光发电及储能:34,882万元(占比24.56%)

其他(通信、轨道交通等):占比约12.29%

分销售模式:

直销(直接客户):占比85.10%,主要服务于头部大客户。

经销:占比14.90%,覆盖中小客户及特定区域。

分地区:

华东、华南、华中合计占比超75%;境外销售增长显著但占比还小(同比+54.09%)。

销售模式

采用**“直销为主、经销为辅”**的双轨模式:

直销模式:

优势:直接对接战略客户(如车企、储能厂商),提供定制化服务,缩短开发周期(3-6个月完成新品开发)。

实施部门:

市场部:需求调研、技术对接与定价策略。

战略推广部:重点客户开发与推广。

销售部:订单交付、回款及售后服务。

经销模式:

目的:拓展区域市场及中小客户,提升市场渗透率。

管理:由销售部负责经销商开发与考核。

采用原因:

直销更适合中高端市场,满足大客户的个性化需求,维系长期合作(如获得多家知名企业奖项)。

经销商辅助覆盖碎片化市场,降低渠道成本。

上下游

上游原材料(议价能力:中等)

主要材料:铜带、银带(占成本50%以上)、外壳材料、灭弧介质

核心风险:铜/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毛利率(如2020年涨价致毛利率下降2%)

供应商格局:

高度分散,无单一依赖(前五大供应商占比<30%)

中熔采用“长协+即时采购”模式对冲风险

中游熔断器制造(议价能力:中熔处于国产龙头地位,但国际竞争力尚弱)

技术壁垒:103项专利(国内第2)、EV系列车用熔断器定制化能力

先发卡位: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第1(超外资品牌Bussmann/Mersen)

快速响应:新产品开发周期3-6个月(外资需12-18个月)

下游应用市场(议价能力:受客户集中度影响较大)